logo
2025量子信息物理“硅基量子计算”凤凰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2025量子信息物理“硅基量子计算”凤凰高峰论坛圆满举办
2025年9月5日

8月30日至9月2日,恰逢联合国 “量子科学与技术国际年” 及合肥国家实验室成立五周年,第四届量子信息物理凤凰高峰论坛在宁夏银川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硅基量子计算”为主题,由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宁夏大学联合主办,宁夏大学物理学院承办,宁夏物理学会、深圳市量子信息学会协办。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澳门大学、西湖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宁夏大学、合肥国家实验室、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30个单位顶尖研究团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云集宁夏银川,共赴凤凰之约,深入交流探讨硅基量子计算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


论坛开幕式于8月31日上午在宁夏大学怀远校区举行,由宁夏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王旭明主持。宁夏大学校党委书记王宏伟代表宁夏大学致欢迎辞,对远道而来的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宁夏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感谢。


宁夏大学校党委书记王宏伟致欢迎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围绕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与聚焦方向,向现场嘉宾作了详细介绍。俞大鹏院士表示,量子计算是能够体现人类操控微观世界极限能力的世纪工程,本次邀请国内硅基量子计算领域核心团队齐聚凤凰城银川,希望大家能够借此契机充分交流、集思广益、协同创新,共同攻克量子计算这一世纪系统工程难题。与此同时,也希望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及物理学科建设贡献一定力量。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院长俞大鹏致欢迎辞


宁夏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王旭明着重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的建设成就,并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宁夏大学物理学院能够承办这样高规格的学术会议,是对学院科研实力和学科建设的认可,同时也希望借助此次论坛,进一步深化与各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宁夏大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宁夏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王旭明介绍学院基本情况


本次论坛报告共计25场,内容精彩纷呈,涵盖硅基材料发展、硅基量子计算算法与体系、芯片加工等,充分促进了硅基量子计算领域的学科交融与深入探讨。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的薛潇研究员作了题为《硅基量子计算:历史与展望》的综述性报告,系统性介绍了硅基量子计算体系的发展历程、最新进展及未来展望。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薛潇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骆军委研究员作了题为《硅锗量子比特材料理论设计》的报告,系统介绍了硅量子计算面临的硅锗量子比特材料挑战并从原子尺度进行逆向设计提出一系列理论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骆军委研究员作报告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余林蔚研究员、北京超弦存储器研究院王桂磊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张结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鲁军研究员、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谢全新研究员团队等分别从高丰度量子信息硅-28同位素材料制备、硅基硅锗材料的分子束外延生长、硅基材料器件应用等方面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余林蔚、王桂磊、张结印、鲁军、马悦恒(代谢全新)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贺煜研究员作了题为“Donor spin qubits in Silicon”的报告,系统性介绍了硅基单原子量子计算芯片的系列原子制造技术,基于该技术的最新研究以及进展面向大规模集成量子计算的思路和探索。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贺煜研究员作报告


清华大学物理系刘东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裴天、王积银、刘晓斐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蔡昕昕教授围绕量子计算中的噪声问题、基于锗空穴的半导体量子器件、硅基量子点中自旋-能谷相干调控与核自旋暗态研究等话题展开报告,深入探讨实现容错量子计算的路径。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刘东、裴天、王积银、刘晓斐、蔡昕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马良教授团队、电子科技大学王成教授、澳门大学彭亚涛教授分别从低温量子测控系统关键芯片和技术研究、面向大规模量子比特测控和量子纠错的低温集成电路、应用于单光子纳米探测器读取的超低温BiCMOS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等角度做了报告,探讨解决硅基量子计算的规模化、保真度等问题。


西湖大学李新浩教授、北京大学陈一教授、合肥国家实验室万雍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浩然研究员分别围绕固态氖表面电子量子比特、用于固态量子比特研发的原子级表征操控平台、六角晶格上相互作用的p轨道费米子等主题进行报告。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肖金海(代刘马良)、王成、彭亚涛、李新浩、陈一、万雍、孙浩然


同时本次会议得到了成都中微达信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知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量羲技术有限公司、中船鹏力(南京)超低温技术有限公司、Scienta Omicron的大力支持,会议金牌赞助商依次进行了报告。


会议期间,共开展了两场金句频出的圆桌论坛。第一场圆桌论坛由薛潇研究员主持,余林蔚、张结印、裴天、鲁军、孔真真五位研究员展开讨论,共议硅基材料发展现状与未来。嘉宾一致认为,硅基材料发展对量子计算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需持续加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合作,携手突破材料纯度、界面控制及设备工艺等关键挑战。


圆桌论坛(主题:硅基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二场圆桌论坛由贺煜研究员主持,刘文胜、王成、刘东、蔡昕昕、黄培豪五位研究员围绕硅基量子计算大规模集成展开交流讨论,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硅基量子计算在工艺兼容度上优势显著,但仍面临各种挑战,需学术界率先验证技术可行性,推动工业界协同参与,实现双向奔赴,共同突破容错量子计算阈值。


圆桌论坛(主题:硅基量子计算大规模集成)


会议召开期间,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与宁夏大学的相关领导就加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宁夏大学还特别组织了参观交流活动,与会嘉宾参观了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基地等展厅。



宁夏大学参观交流河套心连心,南北齐共鸣。宁夏,坐落于我国陆地的几何中心,横跨黄河河套地区,其首府银川又名“凤凰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作为我国量子科技核心战略力量的南方支柱,坐落于深港河套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也是"鹏城"深圳与香港界河深圳河的河套地带。两个位于不同地域的“河套”,尽管相隔遥远,但在科技创新的征途上,却拥有着无限的合作潜力。


本次论坛聚焦目前硅基量子计算领域内的技术瓶颈展开深入探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硅基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发展,使得祥和的“凤凰”与奋进的“大鹏”能够跨越空间的界限,在科技创新的广阔天空中共同展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