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刘少奇同志诞辰125周年。为深刻缅怀伟人丰功伟绩,弘扬伟人精神,厚植家国情怀,2023年11月10日至11月12日,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党委带领师生前往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市开展“赓续红色传统,矢志科技报国” 主题培训班,激励广大师生汲取实事求是、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走好新时代科技报国长征路。本次活动由理学院党委主办,量子研究院党委协办,来自理学院各级党组织的党组织书记(委员)代表、党务工作者代表、研究生党团骨干代表等共计38名学员参加。
长沙: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023年11月10日晚,学员们来到本次培训的第一个教学地点:橘子洲。1914年至1918年间,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经常与同学在这里评判时局、纵论国事,1925年,又在这里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学员们夜晚漫步湘江边,跟随红色足迹来到青年毛泽东雕塑前,重温《沁园春·长沙》,感受着伟人青年时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气概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家国情怀。
青年毛泽东雕塑
11月11日上午,学员们来到第二个教学地点,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
从赫曦台到书院讲堂,从御书楼到半学斋,学员们深刻了解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青年时期在岳麓书院学习的往事。1918年6月,毛泽东从第一师范毕业后,与蔡和森等革命挚友曾寄居在岳麓书院半学斋。每当青年毛泽东在寄居的寓所推开窗时,就能看到讲堂檐前那块“实事求是”的匾额,因此其深受实事求是这一学风的濡染熏陶,而实事求是也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发展为党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和有重要影响的地方”。
岳麓书院合影
在岳麓书院半学斋,学员们认真参观了岳麓书院历史陈列展,对岳麓书院及湖南大学演变延续过程及“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内涵有了深刻的感悟,进一步锤炼了党性修养。
11月11日下午,学员们来到位于长沙市宁乡市的刘少奇故里参加第三场现场教学。刘少奇同志一生严以律己,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时常以人民勤务员自勉,“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正是他一生勤政为民的座右铭。在刘少奇铜像广场,全体学员肃立鞠躬拜谒,以此表达对刘少奇同志的深厚敬仰和缅怀之情。
参观岳麓书院历史陈列展
随后学员们参观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刘少奇故居,缅怀其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其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生涯,学习其撰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深切感悟其一心为民、大公无私、清正廉明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使全体学员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洗礼,精神上得到了一次净化。
刘少奇铜像广场合影
韶山:敢叫日月换新天
11月12日清晨,学员们前往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广场,举行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仪式。在武警礼兵的带领下,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全体学员三鞠躬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铜像一周,表达对毛主席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在主席铜像下,全体党员同志庄严地举起右拳,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铮铮誓言久久回荡,拳拳初心历久弥坚。
敬献花篮仪式及重温入党誓词
在毛泽东纪念馆前,韶山市市委党校的毛红卫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为学员讲述了毛泽东同志廉洁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随后学员们参观了《风范长存——毛主席遗物展》。这里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资料和照片都在无声地讲述着伟人的故事,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丰富多彩的工作和生活画面,从“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反奢倡俭、清廉如水”,“博学多思、孜孜不倦”,“亲情如歌、友谊似海”,“雅情逸趣、坦荡襟怀”五个方面昭示了一代伟人不朽的崇高理想和品德风范,提供了珍贵而独特的精神食粮。
毛泽东故居合影
最后,学员们共同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进行参观。这里是毛泽东同志求学、求索、求是的出发地,承载了毛泽东同志“立志改变中国和世界”的伟大志向,孕育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一百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怀揣理想从这里走出了韶山;一百多年后,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的师生学员带着敬仰走进了韶山。毛泽东同志在韶山播种下的革命火种,也将由我们这代人继承并发扬,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师生心得感悟分享
周子晗(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23级博士生,团支部书记):
通过这次学习之旅,我们回顾了刘少奇主席和毛主席波澜壮阔的一生。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这些革命先辈都过着简朴朴素的生活。在朴素的生活作风下,他们始终怀有一颗时刻惦念着人民的赤子之心。正是因为共产党自上而下始终与人民百姓紧密联系,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齐心协力建设好新中国。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不再为衣食所困扰。然而国际形势面临百年之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国际挑战。正如毛主席诗中所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肩负起自己所担的时代责任,投身于属于我们的战场,努力学习,潜心科研,奋楫前行,早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葛晗(物理系2020级博士生,物理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
这次学习培训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伟人的精神和历史的魅力。在韶山的学习中,我不仅全面了解了毛泽东主席的传奇人生和深邃思想,还在现场教学中领略了他的卓越才华和崇高品质。这次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坚守党的宗旨,不断提升自我修养,锤炼品格,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这次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入地领悟了韶山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它教导我们要始终保持谦虚、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并为社会作出贡献。最后,感谢组织者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收获。
彭海霞(理学院党建组织员):
橘子洲头,岳麓山下,韶山冲里,追忆往昔,缅怀伟人,激励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此次湖南之行感慨很深,受益匪浅。“为有牺牲多壮志,敢为日月换青天”的韶山精神深深震撼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韶山脚下的毛主席故居,在这个偏远美丽的小乡村,孕育了带领人民浴血奋战、解放全中国、成立新中国的一代伟人。忆苦思甜,当沿着伟人生活的足迹,深刻了解到无数先辈为革命为解放为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才更明白今天中国走进新时代的不易,也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每一天。作为党员,我们要时刻铭记每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杨威(化学系2022级硕士生,理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负责人):
参加培训之前,毛主席于我而言,是“英雄”这个向来宽泛的形容词的一个具象化定义;是那个一直流转于爷爷奶奶言语间的,好像独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光;是那个离我遥远却又好像没那么遥远的时代里的火炬手;是那个来自于遥远的西方却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的思想的拥护者和践行者;是一个标志、一个符号、一个信仰、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直到我参观了毛主席的遗物展,看着一件件带着毛主席生活痕迹的展出物件时,毛主席在我心中的形象才逐渐丰满起来:他也为人父,会勉励鞭策子女,会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他也会关心粮食蔬菜,考虑柴米油盐,考虑一日三餐;他也会允许自己有着“擂鼓”般如顽童似的小癖好。观展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活动好像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重建过程,心中有一座神像逐渐坍塌,一座属于英雄的丰碑却不知何时早已岿然矗立。我好像对英雄有了新的定义:常人行超人之事。
毛泽东同志17岁时便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立下鸿鹄之志。
有志者,事竟成。希望广大师生能够深切感受和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胸襟,肩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埋头苦干、矢志创新,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勇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动实践中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