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发表于: Optica
2024年11月21日
近日,量子研究院李正达副研究员课题组与合作者在基于光量子网络的分布式量子精密测量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光量子网络实验,采用高效的贝叶斯方法,成功对四个空间上分布的未知相位的线性函数进行了高精度估计。实验结果表明,在有限测量数据下,该方法能够对任意有效待测相位值实现超越标准量子极限的测量精度。
发表于: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4年11月18日
近日,在俞大鹏院士的带领下,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谭电课题组,联合辛涛课题组和刘松课题组,在量子态层析领域取得了重要实验进展。研究团队实验上首次展示了并行量子态层析方法在超导量子比特芯片上的可行性。 该方法大幅减少了所需的测量成本,提高了系统对噪声的鲁棒性,并采用张量网络学习实现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12量子比特W态的密度矩阵重构。 相关成果以“Experimental Sample-Efficient Quantum State Tomography via Parallel Measurements”为题于2024年10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
发表于: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4年11月7日
近日,在俞大鹏院士的带领下,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钟有鹏课题组,在基于表面码的量子纠错领域取得重要实验进展。研究团队成功利用多比特量子芯片上的可调耦合器,实现了对量子比特及其耦合器上泄露的同时抑制,展示了该方案与量子纠错的兼容性及其抑制纠错线路中的关联错误方面的性能。相关成果以“Coupler-Assisted Leakage Reduction for Scalable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with Superconducting Qubits”为题于2024年10月24日在国际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在线发表。
发表于: Computing and Software for Big Science
2024年9月19日
近日,深圳量子研究院翁文康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大川英希研究员合作,在高亮度大型强子对撞机(HL-LHC)快速模拟数据的径迹重建中,成功地应用了一种新的量子退火启发算法。这项研究的成果已整理成论文“Quantum-Annealing-Inspired Algorithms for Track Reconstruction at High-Energy Colliders”,并于2024年8月28日发表在Computing and Software for Big Science期刊上(H Okawa, QG Zeng, XZ Tao, MH Yung, Comput. S
发表于: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4年8月23日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刘骏秋研究团队,基于可工业级量产的超低损耗氮化硅波导,在集成量子光源构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表于: Nature Physics
2024年8月20日
近日,在俞大鹏院士的带领下,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的徐源研究员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邹长铃教授等研究团队,在基于超导量子线路系统的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性实验进展。联合研究团队攻坚克难,在高品质因子的超导微波谐振腔中成功制备了高达100个光子的福克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接近海森堡极限的量子增强精密测量技术,展示了大光子福克态在高精度量子探测中的优势,为高精度量子测量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