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main menu
首页
院况介绍
合作交流
科学研究
新闻资讯
党建园地
人才培养
人才招聘
信息公开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队伍
科研人员
博士后
工程技术人员
科研平台
研究成果
专利申请
论文发表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
论文发表
量子研究院材料团队在Kagome(笼目)量子材料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发表于: Physical Review B
2023年7月21日
Kagome晶格因特殊的二维结构而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性质和拓扑性质,其自旋系统由于晶格结构造成的强烈竞争作用而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磁性行为,如自旋液体、拓扑自旋子和磁振子等。其中Kagome超导体AV3Sb5(A=K, Rb, Cs)的发现,使其成为研究超导电性、几何阻挫、多种电荷序相互作用以及非平庸拓扑态的重要平台。在量子院的大力支持下,陈朝宇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拓扑能带的ARPES研究,物理系副教授梅佳伟团队长期致力于阻挫晶格的磁性研究,两个团队紧密合作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量子研究院Georg Engelhardt在微腔中的能量传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表于: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3年6月19日
近日,量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Georg Engelhardt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Jianshu Cao在微腔中的能量传递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研究团队在理论上通过考虑在热动力学极限下的无序多重Tavis-Cummings 模型,解释了微腔中能量快速传输的原因。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4日以“Polariton Localization and Dispersion Properties of Disordered Quantum Emitters in Multimode Microcavitie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hys. Rev. Lett. 上。
量子研究院在自旋波电子学物理基础研究方面硕果累累
发表于: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3年5月10日
量子研究院自旋波量子计算团队在自旋波电子学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自旋波(其量子化称为“磁子”)可以在没有电荷移动的情况下传输自旋信息,进而从根本上避免了高密度集成电路中的焦耳热耗散,因此被认为是突破摩尔定律的下一代超低功耗计算与存储技术中的重要信息载体之一。在量子院俞大鹏院长的指导下,陈济雷助理研究员带领的自旋波量子计算团队长期致力于自旋波电子学(磁子学)的研究,近期两篇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一篇于近发表在《物理评论X》(Physical Review X)。
超导量子计算团队在低温低噪声放大器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表于:
2023年4月14日
近日,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团队钟有鹏副研究员带领研究生郭泽臣,赵枢祥,张家蔚等在低温低噪声放大器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自主研发的低温低噪声放大器(型号:SIQA-LNA1.0)可在4K环境温度下工作,具有低功耗、高增益和低噪声的性能特点。该器件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对进口同类产品的替代。
孔良/吴健生研究团队提出拓扑序物理量的普适实验测量方案
发表于: 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3年3月25日
研究团队从理论上阐述了完备描述拓扑序的物理量的普适实验测量方案,并以Toric Code为例,在实验中测量了Toric code拓扑序的基本数据。该研究以“Uniquely identifying topological order based on boundary-bulk duality and anyon condensation”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我国顶级英文科学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
Nature发文!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徐源课题组在量子纠错领域取得突破性重大实验进展
发表于: Nature
2023年3月23日
量子研究院超导实验室的助理研究员徐源课题组联合福州大学郑仕标教授、清华大学孙麓岩教授等团队攻坚克难,在基于超导量子线路系统的量子纠错领域取得突破性重大实验进展。联合团队通过实时重复的量子纠错技术延长了量子信息的存储时间,在国际上首次超越盈亏平衡点,展示了量子纠错优势。这一里程碑突破代表了迈向实用化可扩展通用量子计算的关键一步,相关研究成果以“Beating the break-even point with a discrete-variable-encoded logical qubit”为题于2023年3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
2
6
7
8
共44项